首 页 灵渠·水街介绍 信息动态 景点介绍 旅游宝典 风土人情 美食·住宿 灵渠美图 灵渠艺文 历史·名人 票务中心 留言板 联系我们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景区视频  
 
 
  当前位置 > 首页 > 灵渠艺文 > 详细信息
 
> 景点介绍
> 撼世10宗最
> 美食小吃
> 酒店住宿
   
 
 
灵渠——清•顾祖禹
来源:灵渠.水街 编辑:管理员 2011-5-1 9:45:41 点击:171

 

灵渠在县北五里,即道漓水处。南经灵川县入临桂县界,亦谓之灵渠。《水经注》:“湘水自零陵西南,谓之氵零    渠”是也。唐咸通五年(864),安南为南诏所陷,岭南用兵,诸道馈运皆溯湘江入灵渠。《宋·沟洫志》:“灵渠以引漓水,故秦史禄所凿,或谓之秦凿渠。后废。唐宝历初(825),观察李渤设斗门十八以通漕。俄又废。咸通九年,刺史鱼孟威以石为铧堤,亘四十里,植大木为斗门至十八重,乃通舟楫。宋庆历中(1041~1048)。提刑李师中修浚,后守臣边王羽   等复累加修葺。绍兴二十九年,臣僚言:广西灵渠接全州大江,其渠仅百余里,自静江府经灵川、兴安两县,宜令两邑令兼管修治。诏漕臣修复以通漕运。”范成大曰:“灵渠在桂之兴安县,秦始戍岭时,史禄凿此以通运之遗迹。湘水源于海阳山,在此下融江;融江为牂牁下流,本南下,兴安地势最高,二水远不相谋,禄始作此渠,派湘之流而注之融,使北水南合,北舟逾岭。其作渠之法,于湘流砂磕中垒石作铧嘴,锐其前,逆分湘流为两,激之六十里立渠中,以入融江与俱南。渠绕兴安界,深不数尺,广丈馀,六十里问置斗门三十六,土人但谓之斗。舟入一斗,则复闸斗,俟水积渐进,故能循岩而上,建瓴而下,千斛之舟,亦可往来。治水之巧,无如灵渠者。”《志》曰:“渠既通舟楫,亦利灌溉。一名中江。自李渤置斗门,开漓水则入于桂江,壅桂江则归之湘水。又凿分水渠三十五步,阔五六尺,以便行舟。”其后修筑,皆因渤之故迹。明朝洪武末,渠道湮坏,遣御史严震直修浚。《郡志》:“震直修灵渠,欲广河流,撤去鱼鳞石,增高石埭,遇水泛,势无所洩,冲塘决岸,奔趣北渠,而南渠浅涩,行舟不通,田失灌溉。连年修筑,百姓苦之。永乐二年,改作如旧制,水患始息。”成化间,复坏,郡守罗王向修复。今县东有水函十,灵渠之水径此,每遇霖潦,往往啮堤为患,因置石函以洩之。灌田数千亩;每至决坏,有司相视,以时兴修焉。

 

  打印   关闭
  相关链接
重修陡河记——清•赵慎轸 (2011-05-01 15:12)
湘水记——清•王文清 (2011-05-01 15:10)
灵渠——清•顾祖禹 (2011-05-01 09:45)
重修陡河记——清•赵慎轸 (2011-05-01 09:44)
重修灵渠记——明·孔 镛 (2011-04-30 18:23)
返回首页| 关于灵渠.水街 | 在线订票 | 联系我们| 留言板
CopyRight 2009-2010 桂林国悦灵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灵渠.com 灵渠.中国 灵渠.cn
地址:中国桂林兴安县双灵路 电话:0773-6215022 6216568 网站技术支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