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兴国元年(976)
桂州转运使边王羽 修缮灵渠,至979年竣工。
太平兴国八年
在南渠建接龙桥。
庆历四年(1044)
桂林衙前秦晟、兴安县令陶弼监修灵渠,在今严关镇六口岩村前的灵渠中筑拦河滚水提,以提高灵渠水位,便于船只过陡。并将此特命为“黄龙堤”,监修缮灵渠,用工1万个,用钱7,560余缗(古代一千文为一缗)。
皇礻右 元年(1049)
桂林司户参军李忠辅监修缮灵渠。
嘉礻右 四年(1059)
广西提点刑狱李师中修缮灵渠,修复废陡门30个,并增设6个,使灵渠陡门总数增至36个,用民伕1,400人,用工4.75万个,是年完工。
绍兴五年(1135)
湖南夏旱,有旨令广西帅、漕、备粮五万名,由灵渠水运至潭州(今长沙)充赈。
绍兴二十九年
宋高宗诏广西转运司修缮渠,令兴安、灵川两县令领衔兼管,并定制灵渠“三年一小修,五年一大修”的管理制度。
乾道六年(1170)
宋广南西路安抚使知静江府(今桂林)李浩修缮灵渠,至乾道八年完工。
淳熙十一年(1185)
宋孝宗应广西漕运使胡庭直之请,封海阳山神为惠侯。
淳熙十四年
陈邕在海阳龙母岩上刻“湘漓二水之源”摩崖,宋翔在飞来石刻“虬如”摩崖。
绍熙四年(1194)
宋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,知静江府朱日希 颜修缮灵渠,至绍熙五年完工。用缗钱300万,并在乳洞岩前建飞霞寺和玉溪桥。